1987年大學剛畢業的張帆或許沒有想到,若干年后,她會在軌道交通行業發光發熱,親歷這個細分賽道從起步到騰飛的過程,她或許也無法想象,未來的某一天,她能帶領一家企業從小到大直至在深交所上市。

“我們現在有一個新的智能監測診斷系統,可以準確的監測和收集設備的各種參數,能夠判別鐵路信號系統設備屬于故障還是良好狀態,對于設備的健康或者亞健康狀態進行診斷,根據診斷結果為客戶提供維護或者維修的方案。”在科安達公司的機房里,科安達總裁張帆正在為記者講解產品。
聚焦軌道交通行業
將時光的轉動軸慢慢撥到1987年,深圳中國第一宗土地公開拍賣,拉開了房地產商業開發的序幕。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在浩蕩騰飛的時代浪潮下,彼時,張帆才剛剛從學校畢業,進入政府機關單位,而后,張帆懷孕生子,辭職相夫教子,風雨兼程好幾載,壯志宏圖卻未展,耐不住心中想要為社會創造價值、實現個人價值的念頭,最終,張帆毅然選擇再度回歸職場,進入社會實現個人抱負。
而此時社會正迎來信息化風口,出現一波接一波的創業熱潮,計算機、互聯網成為新一代的熱詞,張帆決定和丈夫一起創業。由于丈夫具有通訊背景,張帆也是技術人員出身,創業伊始,夫妻倆便開始給銀行客戶通訊聯網做通訊規程測試儀并提供技術支持。
隨著計算機以及技術的進步和普遍使用,中國鐵路干線開始使用計算機聯鎖系統,但微電子設備內部結構高度集成化,受雷電災害的概率非常高。當時京廣線上使用了全國第一個計算機聯鎖系統,但是整個車站設備被雷電擊壞,鐵道信號控制系統瞬間被雷擊打回到原始信號燈時代。雷擊問題成為了鐵路提速過程中的最大痛點。
“鐵路系統一直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時便找到了我們。我們經過深入的調研,給鐵路系統做了一套以車站為中心的綜合防御系統,并研發了防雷分線柜,解決了鐵路系統的雷擊問題,我們的分線柜也申請獲得了發明專利。鐵道部基本上按照我們這個實施方案出臺了36號文等一系列實施方案,并修訂了鐵路行業防雷的相應標準。”
僅用時3個月,科安達就針對信號防雷研發了三代防雷分線柜,并在廣州北江村編組場站進行試點。憑借著過硬的技術,張帆及團隊順利解決了鐵路部門的難題和行業痛點問題,同時獲得了鐵道部的科技進步獎。
得益于時代的機遇和背景,加上張帆的膽識和魄力,科安達的起步之路一步比一步扎實,也一步比一步走得更加高遠。
“我們公司從起步到現在基本上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我們在第一個產品線還沒有進入頂峰的時候,就開始啟動第二個產品線的培育,等到第一個產品線達到頂峰的時候,第二個產品線已經開始疊加起來,成為新的市場和利潤增長點。我們公司一直采用不斷豐富產品的方式發展,能夠保持長期持續的增長”。
一腔熱血揮灑熱土,篤行深耕軌道交通。至此,科安達發展迎來第一個關鍵時期,從摸索到聚焦,科安達在實踐中找準定位,此后在軌道交通領域一騎絕塵。以廣州北江村編組場站為起點,至今科安達已完成5000多個火車站場防雷工程。其中武廣客專、上海虹橋、成都北編站、武漢北編站、廣州南站、青藏鐵路等防雷工程已成為行業標桿。
當科安達慢慢走上正軌,作為企業的領頭人,張帆向來習慣將工作排得滿滿當當。最忙時她一天跑三個城市,但無論何時,她都能以一副精神飽滿、斗志昂揚的狀態投入工作中來。
“我不覺得累,反而感覺挺輕松的,我也很享受工作的過程。其實,累不累就是看你怎么想這個問題,軌道交通行業是我本身喜歡的領域,干自己熱愛的行業并不覺得累。”
有一次張帆去小興安嶺出差,去哈爾濱鐵路局看現場。一行人開著吉普車,半途中有一段路被發大水的河流沖斷,車輛無法繼續前行。在大家猶豫要不要原路返回時,張帆一言“定軍心”。先找推土機,把路填到人可以跳過去的程度,人跳到對岸后,大家一起去村里找車繼續前往目的地。
張帆回憶起往事,她說,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能半途而廢,要繼續往前,選擇回去不是就白來了?我大老遠從廣東坐飛機到哈爾濱,又開車走了這么遠的路,辛苦到最后,不能只差最后十公里返回去了。我們來的目的就是要看現場、出方案、并解決問題。
從小事看人心,從細節看人品,執著與堅毅是張帆本身的底色,而喜歡和愛好則是張帆投身事業的信念,而這些特性驅動著張帆不斷前進,勇攀事業的每一個高峰。
潛心研發計軸系統
當防雷產品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后,張帆并未止步不前,而是將目光瞄準在計軸系統上,計軸系統屬于信號控制類系統,是列車定位技術的一種,主要是通過檢測并計算車輪數量的方式完成列車位置的檢測,因而它也有另一個浪漫的別名,即“軌道上的眼睛”。
“我們開始是從德國引進計軸系統,但在試驗中發現,國外的計軸系統并不能直接使用在我們國家鐵路上。國內鐵路客貨混運,環境更為復雜。于是我們就對技術進行了適用性改造,使它更適合于國內鐵路的運營模式。”
信號系統相當于馬路上的“紅綠燈”,能夠控制車輛的發車和行駛速度,能夠判斷車輛的準確位置,決定列車的間隔距離。在聯鎖電路之前,是用人力控制信號燈,最早站在固定的位置舉著信號燈,或者采用打電話、發電報的方式告知前面車輛的位置。在那時,這種方式不僅影響軌道交通運行速度,且容易發生失誤。信號聯鎖系統的出現,則是軌道交通運行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引進、消化吸收到再創新,從理論到實踐??瓢策_研發的這套計軸系統于2010年在深圳2號線第一次全線投入使用,從此科安達計軸系統開始走出深圳,走向全國,而這也是深圳首條使用計軸系統的地鐵線路。
“開通之時正值新年來臨之前,當晚,我親自開車前往赤灣站,盡管我們的系統已經經過了幾個月的試運行,做過全系統的安全評估,系統不可能存在著問題。但是以防萬一,我們還是派出了全體技術人員到現場值守,我到終點站赤灣站的時候,四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我還在想怎么把站建在這么偏的地方呢?”張帆笑著說。
當結束全天運營之后,張帆心里的那塊大石頭也終于落了地。

既要有仰望星空、緊跟時代的格局與胸襟,也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力與能力,這便是張帆以及科安達所有研發人員的現實寫照。軌道交通領域是基礎設施行業,它關系著國計民生,而它為國人保駕護航的同時,背后卻是無數個研發人員對崗位的默默堅守與擔當。
“對于科安達科研人員而言,可能這種背后的冷板凳比較煎熬,因為研發就需要這種耐力和心無旁騖的信念感,潛心研究才能做好鐵路。”
此后,5號線、7號線、9號線......科安達不斷地解鎖一個又一個新地鐵線路,而成功運營的2號線也標志著科安達逐漸開始啟程第二階段,至此,科安達開始走出深圳,將業務布局開始蔓延到全國地鐵線路。
“每當國內開通一條科安達參建的地鐵線路時,我們的內心都感覺非常自豪,包括我們的員工,在上班乘坐地鐵的時候,也是滿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這是這個行業賦予我們特殊的成就感。”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山之巔俯視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欲于萬丈高樓眺望星空。在張帆的身上,外人與其交談,總能輕而易舉從她身上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自信,這種自信源于不卑不亢,是歲月在她身上沉淀下來的寬容與坦然。
“我覺得自信特別重要,因為你要不自信,別人怎么信你呢?在技術上你自己都不信,誰會信你呢?只有你自信,別人才會信你。”
1998年成立的科安達,見證了中國交通行業的發展,彼時,中國高鐵正迎來起步時期,加上中國軌道交通全面鋪開,而科安達橫跨鐵路與地鐵,自身實力為科安達贏得了踏入時代前列的門票。
時代契機在前,科安達便乘風扶搖而上。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是時代賦予了一種使命和價值,是時代成就了你。能夠進入這個行業,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又碰上這個行業大發展時期,我感覺是很幸運的事情,我覺得自己特別幸福”
2019年5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2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而科安達赫然在列。
科安達成功上市
目前,科安達在防雷、計軸現有兩大主營產品的基礎上,還拓展了智能診斷系統、智能運維系統、信息安全系統、道岔融雪系統等產品,并逐步推廣應用。
2019年12月,科安達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2019年之前,我們跟國外廠家一直有合作,合作過程當中,我的合作伙伴被賣給了其他上市公司,那時我們其實合作得很好,我問他們為什么不賣給我們,他們說只賣給上市公司。所以我們受了這個刺激,才開始決定上市。”
上市,則意味著財富自由。讓公司上市,是多少企業家終生奮斗的夢想,但對于科安達,對于張帆而言,上市更多的是一個自然而然發展的結果。在上市的前一天晚上,張帆甚至比平常更早入睡,對于第二天的上市,她的心中也并未有很大的波瀾與興奮,似乎明天一如很多個今天。
“我覺得人要一直保持很清醒的認知,不要膨脹。不管是上市之前還是上市后,你還是你自己,要踏踏實實過日子,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這就是我的想法。我覺得一切是你應該做的,做到了自然就有了。”
對于未來,張帆坦言,上市之后,公司從管理、架構都更加精細化,下一步,除了技術上的突破,科安達將從國內布局國外,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
2020年12月,科安達獲評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這意味著,公司“軌道交通領域隱形冠軍”的實力再度得到認可。
理性與感性并存
“女強人不是我的標簽,我比較隨遇而安,工作上比較理性,但是生活上我很感性。”
坐在沙發上接受采訪的張帆笑著說道,窗外大把的陽光傾灑在她身上,滿室洋溢著張帆爽朗大方的笑聲。

張帆坦言,有時候看到天氣不好,心情也會跟著不好,但要是看到滿目蒼翠的樹木花朵,她一整天的心情都會很好,聽到悲傷的音樂也有忍不住想流淚的沖動。
從帶領著科安達從小到大、由起步到騰飛最終成為上市老板,張帆不僅展現著她卓越的工作能力,在家庭關系處理中,她也自有一套幸福秘訣。
“我感覺我特別幸福,你從我笑聲里就感覺得出來,我們現在一家四代人生活在一起,和老人、愛人、孩子的關系都很好。”
在張帆眼里,知足和幸福感是她身上色彩鮮明的部分,她熱愛自己從事的事業,對待員工親近平和,對待長輩體貼照顧,對待客戶真誠周到。不論面對什么,她總是樂觀且知足,心態好是她用來撫平一切的法寶。
女性力量到底是什么?我總相信它深不可測,是在疾風驟雨中能方寸泰然的淡定,是在窘迫不堪中能安定人心的柔情,也有在工作上運籌帷幄的理性,但也滿懷著對這個世界同理共情的感性。身為女性,張帆詮釋了現代獨立女性的藍本。
(責任編輯:韓夢晨)